1、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是低层,主要负责数据传输的控制和管理。数据链路层的运行依赖于物理信道,但通过通信协议协调链路两端的数据传输。此层主要功能包括封装成帧、透明传输、以及差错控制。数据链路层的核心是帧,它在两个对等的数据链路层之间传输。
2、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概述:数据链路层处理点对点和广播信道的通信,其中点对点信道是一对一通信,需要协议协调;广播信道则是多对多,涉及共享信道协议以避免数据冲突。链路与数据链路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物理线路,后者则包含了通信协议。
3、数据链路层扩展采用网桥(现代交换机),能有效避免碰撞域扩大问题,因其在数据链路层工作,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和过滤,不同于直接转发的集线器。交换机通常运行在全双工模式,以太网交换机具备并行性,提升网络效率。观看视频,学习经典计算与概念解对理解有显著帮助。
4、第三章,数据链路层,关键点包括:P71 三个基本问题的解释,P73 点对点信道的主要步骤,P76 CRC编码,P78 PPP协议,P81 字节填充与零比特填充,P82 PPP的工作状态,P83 PAP与CHAP协议。
DV 算法是分布式选路算法, 因为每个节点维护到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节点的费用(距离)估计的矢量。 选路算法的第二种广义分类方法是根据算法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来分类。
每个卷入碰撞的站都进入退避周期,即按照一定的退避算法等一段随机时间后进行重发,亦即重复上述1-6步骤,直至发送成功。1集线器是一种特殊的中继器,又称HUB。它通常作为网络中心并以星型拓扑结构方式,使用非屏蔽双绞线将网上各个结点连接起来。
路由算法:又名选路算法,可以根据多个特性来加以区分。算法的目的是找到一条从源路由器到目的路由器的“好”路径(即具有最低费用的路径[1] )。
计算机网络的考试题型多样,涉及填空题、单选题、名词解释及复杂的计算。知识点涵盖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通信协议如CSMA/CD、PPP、BGP、HDLC、STP、NAT、CIDR、路由算法(RIP、OSPF)、路由器工作原理、运输层服务、多路复用、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以及网络技术如VLAN、信道利用率和广播多播选路。
R2 每个自治系统使用相同的AS内部路由选路算法是必要的吗?为什么?R2 考虑图4-37。从D中的初始表开始,假设D收到来自A的下面的通告:D中的表会改变吗?如果是,怎样变化?R2 比较RIP和OSPF使用的通告。R2 填空:RIP通告通常宣称到各目的地的跳数。
帧同步和差错校验:MAC层负责将数据封装成帧,以便于在物理媒介上传输。它还会处理差错校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控制对共享媒介的访问,确保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设备能够发送数据,防止网络拥塞和冲突。它通常通过一些特定的协议如CSMA/CD来实现这一功能。
IEEE802系列标准把数据链路层分成LLC(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两个子层。上面的LLC子层实现数据链路层与硬件无关的功能,比如流量控制、差错恢复等;较低的MAC子层提供LLC和物理层之间的接口。
在OSI协议栈中,数据链路层分为MAC子层和LLC子层。MAC子层负责介质访问控制,而LLC子层则负责逻辑链路的控制。当接收到一个分组后,MAC子层将数据传输到LLC子层。如果网络中存在多个连接,LLC层可以将分组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以网络为例,mac层的主要功能是将目标计算机的物理地址添加到数据帧上,当此数据帧传递到对端的MAC子层后,它检查该地址是否与自己的地址相匹配,如果帧中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不匹配,就将这一帧抛弃,如果相匹配,就将它发送到上一层中。
功能方面的区别 MAC芯片的功能,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其实包含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一块以太网卡MAC芯片的作用不但要实现MAC子层和LLC子层的功能。
1、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科目的题型一共有三种,分别是选择题(40分)、填空题(40分)、综合应用题(20分)。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科目的考试主要考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构建、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管理、上机操作5大块内容。采用上机考试形式,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2、题型包括选择题(40分)、填空题(40分)、综合应用题(20分)。根据《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考试大纲(2018年版)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主要考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构建、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管理、上机操作5大块内容。采用上机考试形式,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3、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题型如下:单选题,40 题,40 分;综合题,40 分;应用题,20 分。报名时间:每年6月、12月报名,报名时间为1个月。报名办法:登陆考试中心网站网上填表,填表24小时以后考生本人持长期有效居民身份证及报名费直接到考试中心办理摄像、交费。
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没有这项规定,获证条件:总分不低于60分即可。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题型如下:单选题,40题,40分;综合题,40分;应用题,20分。报名时间:每年6月、12月报名,报名时间为1个月。
5、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题型:选择题(40题,40分)、综合题(4题,40分),应用题(1题,20分)。综合题 网络地址规划 路由器/交换机配置 DHCP功能配置 Sniffer数据包分析 选择题涵盖知识面较广,知识点较细。应用题主要考查路由汇聚、子网划分、CIDR地址规划、变长子网掩码等内容。
6、三级网络技术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三级的一种。它要求三级网络技术合格考生应具备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熟悉局域网、广域网的原理以及安全维护方法,掌握因特网(INTERNET)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网、管理以及开展信息网络化的能力。
SR协议可以说是GBN的plus版本,在GBN的基础上改回每一个帧都要确认的机制,解决了累计确认只接收顺序帧的弊端只需要重发错误帧。
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通过接收方在无法接收更多数据时停止发送确认帧来实现。 传输层则通过接收端提供的窗口大小来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常见的流量控制方法包括停止等待协议、GBN协议和SR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是点对点的,而传输层的流量控制是端到端的。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手段:接收方收不下就不回复确认。(确认帧)传输层流量控制手段:接收端给发送端一一个窗口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