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液萃取实验数据处理(液液萃取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2024-06-29

四氯化碳和碘的饱和水溶液是怎样萃取的?

1、用量筒量取10毫升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毫升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震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2、减压蒸馏法。室温下,将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在10~15 mmHg压力下进行减压蒸馏,约8 min将碘和四氯化碳分离开。但这种方法在实验室中不容易实现。浓NaOH溶液反萃取法。使I2转化成碘盐进行富集。

3、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上层溶液颜色变浅。说明碘水中的碘已经被萃取到四氯化碳中了,达到 了碘和水分离的目的,这就是萃取。分液。①将玻璃塞上的小槽对准漏斗颈部的圆孔,再将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注意拧开 活塞的操作,而且漏斗下端口要紧靠烧杯壁。

化学实验报告:蒸馏(自来水),萃取,分液(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

教材“萃取”这部分内容实际包含萃取和分液,另外教材是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实验来介绍萃取和分液。以往我们都是按照教材这种编排来介绍萃取和分液,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二者还是不能理解,经常混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也不会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⒋ 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化学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注入四氯化碳可以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黄色,下层无色透明、油状。振荡时有少量气泡。静置分层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或黄色变浅),下层紫红色。结论:四氯化碳(CCl4)能萃取碘水中的碘。

现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层为水溶液,无色;下层为四氯化碳的碘溶液,呈紫红色。原理:水与四氯化碳对比,碘更易溶于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漏斗分离,在振荡时要不时的放气 这是因为萃取时,剧烈摇晃,随着萃取出来,体积会发生变化,那么里面同外界就会有压强差。

从混合物中分离出苯甲酸、甲苯、苯胺并检验它们

1、取5mL甲苯+苯甲酸+苯胺混合物于1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2mol/L HCl至pH=3,充分摇动,此时苯胺与HCl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胺盐酸盐。加入10mL乙醚萃取(5~8)min,静置,分离水层和醚层。

2、加NaHCO3溶液,苯甲酸进入到水相,甲苯、苯胺、苯酚在有机相,分液得苯甲酸钠,加点HCl再分液得苯甲酸。加NaOH溶液,苯酚进入到水相,苯胺、甲苯在有机相,分液得苯酚钠,加点HCl再分液得苯酚。

3、加入hcl溶液,苯胺成盐在水层,其它三个在油层(称为a)。分液,水层中加入naoh,苯胺的盐酸盐变回苯胺在油层,分液得到苯胺;第1步中的油层a中加入naoh溶液,苯酚变为苯酚钠,苯甲酸变为苯甲酸钠进入水层(称为b),油层中只剩下甲苯。

4、首先加入NaHCO3溶液 其中有气体生成的是苯甲酸:再加入FeCl3,其中苯酚会有紫色显出:再加入NaNO2/HCl溶液,进行加热后有气体放出的为苯胺,最后的剩下为甲苯。

5、苯甲酸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萃取除干净,但是,苯胺碱性很弱,即使用强酸也很难完全洗掉,需要多次洗涤。其实除去苯甲酸以后可以加压蒸馏得到甲苯,映象中苯胺也是可以用油泵减压蒸馏的。

挥发酚萃取法标准曲线数据

1、【答案】:①取一组8个分液漏斗,分别加入:100mL水,依次加入0mL、0.50mL、00mL、00mL、00mL、00mL、0mL、10mL酚标准溶液,再分别加水稀释至250mL。②显色。分别向分液漏斗加0mL缓冲溶液,混匀,此时pH值为0±0.2。

2、挥发酚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环境水样前处理方法,用于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标准曲线数据是指在该方法下,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所对应的峰面积或峰高等数据。

3、相关系数是0.999也就是三个九最好,可以从0.9990~1之间变化。允许的范围就不太清楚你要说什么了,实验实验,知到结果是什么不就不用实验了?总的来说,看标准曲线的数据好不好,就看他的相关系数是不是三个九和截距是不是趋近于零。

4、剪掉。物理原理显示,萃取法挥发酚标准曲线算的时候把0管的结果剪掉。测得的吸光度值减去零管的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对酚含量(μg)的标准曲线。

5、是要曲线值吗?这是挥发酚的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A)标准曲线。

正交试验设计及极差分析步骤总结!

1、进入SPSSAU系统,选择[实验/医学研究]--[正交实验]。确定因子个数及水平数,点击[开始分析]。得到正交表L4,总共进行9次试验。确定选用的正交表后,把表中各列因子下的数字“1”、“2”、“3”,分别换成各因子在试验中的水平值,并根据此表格安排试验方案。

2、设计好需要进行正交的参数,比如时间和温度,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进行正交实验就行。

3、在完成试验收集完数据后,将要进行的是极差分析(也称方差分析)。极差分析就是在考虑A因素时,认为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是均衡的,从而认为,A因素各水平的差异是由于A因素本身引起的。用极差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应引出以下几个结论:①在试验范围内,各列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从大到小的排队。

4、极差分析法的计算步骤为:极差=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即R=xmax-xmin(其中,xmax为最大值,xmin为最小值)。极差公式是用来计算极差的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例如比赛中去掉最高最低分就是极差的具体应用。

苯酚的液液萃取实验原理

1、反萃后产生的酚钠液排出反萃取机进行酚钠回收再利用。

2、相似相容原理,乙酸乙酯和苯酚都是非极性的,水是极性的,苯酚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在水中的,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这正好符合萃取的条件。

3、原理:苯酚具有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溶于水,苯胺被乙酸乙酯萃取。

4、首先你要明白这个实验的意图,萃取实验,苯酚在有机溶剂也就是乙酸乙酯当中的溶解度更大,水溶液当中的本分含量减少。所以在加入氯化铁后,不会变色。